时间: 2025-05-01 04:3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3:46
“依模照样”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按照某个模型或样本来做,不加改变地复制。基本含义是指完全模仿,不加任何创新或改动。
在文学中,“依模照样”可能用来批评那些缺乏原创性的作品,强调文学创作应该有独特的风格和思想。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做事缺乏创意,总是模仿他人。在专业领域,如设计或工程,可能用来指导新手如何按照标准流程或模板进行工作。
同义词中,“模仿”强调的是行为上的复制,而“抄袭”则带有负面含义,指未经允许的复制。反义词中,“创新”强调的是引入新思想或方法,与“依模照样”形成鲜明对比。
“依模照样”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依”和“照”都有按照的意思,“模”和“样”则指模型或样本。这个成语在古代多用于工艺制作,后来扩展到文学和艺术领域,用以批评缺乏创新的行为。
在**文化中,强调“依模照样”可能被视为缺乏创新和个性,特别是在艺术和文学领域。社会背景中,随着创新和个性化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这个成语的使用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缺乏创意和个性的事物,给人以保守和陈旧的感觉。在情感上,可能会引起对创新和个性化的渴望。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在学校或工作中遇到过需要“依模照样”完成任务的情况,但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渐意识到创新和个性化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依模照样的世界里,我寻找着独创的光芒。”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重复的几何图案或复制粘贴的图像。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单调重复的音乐节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pycat”或“follow the template”,但这些表达没有“依模照样”这个成语所包含的深刻文化内涵。
“依模照样”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学和工作中不仅要遵循标准,还要追求创新和个性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原创性和模仿之间的平衡。
正当恁么时,有人问如何是月,向明暗未分处道得一句,便与古人共出一只手。如或未然,宝峰不免依模画样,应个时节。
一个情投意合的义姊,一个~的义妹,又是嬷嬷妈、嬷嬷妹妹,一盆火似价的哄着姑娘。
1.
【依】
户牖间画有斧形的屏风。 同: 扆
【引证】
《仪礼·觐礼》-天子设斧依于户牖之间。 、 《周礼·春官·司几筵》-王位设黼依。 、 《荀子·正论》。杨倞注:“依,亦作扆,音同。”-居则设张容,负依而坐。 、 《礼记·曲礼下》。释文:“依,本又作扆。”-天子当依而立。 、 《汉书·西域传赞》-天子负黼依。
2. 【模】
3.
【照】
(形声。从火,昭声,字亦作炤。本义:明亮;光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照,明也。 、 《诗·小雅·正月》-亦孔之炤。 、 《诗·陈风·月出》-月出照兮。 、 《庄子》-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 、 《郯令景君阙铭》-远近照闻。 、 《谯敏碑》-盛德炤明。 、 《荀子·修身》-炤之以祸灾。
【组词】
照彻、 照澄
照射,照耀。
【引证】
《淮南子·本经》-照耀煇煌。 、 《荀子·天论》。注:“炤与照同。”-日月递炤。 、 《楚辞·灵怀》。注:“知也。”-指日月使延照兮。 、 《乐府诗集·陌上桑》-照我秦氏楼。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寒光照铁衣。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 、 明·魏禧《大铁椎传》-星光照旷野。 、 清·姚鼐《登泰山记》-日照城郭。
【组词】
回光反照;照烂、 照覆、 照焕、 照夜、 照灼
4.
【样】
(形声。从木,羕(yàng)声。本义:栩实,字亦作橡)。
假借为“像”。式样。
【引证】
唐·白居易《缭绫》-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组词】
样银、 样儿、 样子间、 样米、 样物、 样度、 样当、 样制、 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