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3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37:54
商货:指商业活动中用于交易的商品或货物,通常指那些可以买卖的物品,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
商货一词由“商”和“货”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商”指商业活动,“货”指物品。随着商业的发展,这个词逐渐固定下来,用来指代商业活动中交易的物品。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商货的意义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文化中,商货可能与繁荣和富裕联系在一起,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与剥削和贪婪联系在一起。
商货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繁忙的市场、交易的喧嚣和商业的活力。它也可能引发对商品质量和价格的关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购买各种商货,如食品、衣物、电子产品等。这些商货的质量和价格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在诗歌中,商货可以被用来象征物质的丰富或商业的繁荣:
市场的喧嚣中,商货如潮水般涌动, 每一笔交易,都是生活的脉搏跳动。
商货可能让人联想到繁忙的市场景象,各种商品陈列在货架上,人们的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commodity”或“goods”,德语中的“Ware”,都与“商货”有相似的含义,但在具体用法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商货这个词在商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指代交易的物品,还反映了市场经济的状态和社会的物质需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商货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参与商业活动和市场交流。
1.
【商】
(会意。从阩,章省声。本义:计算,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汉律志云:商之言章也。物成熟可章度也。”-商,从外知内也。 、 《广雅》-商,度也。 、 《汉书·赵充国传》-虏必商军进退,稍引去。
【组词】
商略、 商算、 商度、 商羊、 商谜、 商功
2.
【货】
(形声。从贝,化声。本义:财物)。
财物,金钱珠玉布帛的总称。
【引证】
《说文》-货,财也。 、 《书·洪范》。郑注:“掌金帛之官。”-二曰货。 、 《周礼·太宰》。注:“金玉曰货,布帛曰贿。”-商贾阜通货贿。 、 《礼记·曲礼》-司货。 、 《仪礼·聘礼》。注:“货,天地所化生谓玉也。”-多货则伤于德。 、 《国语·晋语》-假货居贿。 、 、 《韩非子·五蠹》-而货财寡。 、 《史记·项羽本纪》-贪于财货。 、 《商君书·立本》-治行则货积。 、 《聊斋志异·促织》-居为奇货。
【组词】
货儿、 货易、 货财、 货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