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3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36:42
“先前”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在时间上较早的、之前的。它通常用来描述发生在某个特定时间点之前的**或状态。
“先前”由“先”和“前”两个字组成,“先”表示时间或顺序上的在前,“前”也表示方向或时间上的在前。在古代汉语中,“先前”就已经存在,用法和现代汉语基本一致。
在**文化中,“先前”常用于强调历史传承和经验的重要性,如在教育中强调“先前知识”的基础作用。
“先前”给人一种回顾和反思的感觉,常与怀旧、回忆等情感联系在一起。
在个人经历中,“先前”常用于描述过去的经历或成就,如在简历中提及“先前的工作经验”。
在诗歌中,“先前”可以用来构建时间流逝的感觉:
先前的花已凋零, 先前的梦已远去, 唯有心中的记忆, 依旧清晰如昨。
在英语中,“先前”可以对应为“previously”或“earlier”,用法相似,但“previously”更正式,而“earlier”更口语化。
“先前”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词汇,它不仅帮助我们表达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还能在文学和专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先前”的正确使用,能够增强语言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先】
(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先,前进也。 、 屈原《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恐为操所先。
【组词】
身先士卒;争先恐后;争先
2.
【前】
(本义:前进)。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前,进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 《乐府诗集·陌上桑》-罗敷前致词。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聊斋志异·狼三则》-狼不敢前。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驰而前。 、 《庄子》-孔子下车而前。
【组词】
前却、 前迈、 前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