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4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41:44
冥默(míng mò)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深沉的沉默或深邃的无言状态。它通常用来形容一种深邃、内敛、不易察觉的沉默,有时也带有神秘或超然的意味。
冥默的词源较为古老,其中“冥”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深邃、幽暗,而“默”字则表示沉默、不语。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冥默”这个词汇,其含义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丰富和深化。
在**传统文化中,冥默有时被视为一种内敛、含蓄的美德,尤其是在儒家文化中,强调“言多必失”,因此冥默有时被看作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冥默这个词给人一种深沉、神秘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深邃的夜空、静谧的森林或深海的沉默。这种沉默不仅仅是无声,更是一种深层次的、内敛的表达。
在个人经历中,冥默可能出现在某些需要深思熟虑的时刻,如面对重大决策时的沉默,或是在与内心深处的自我对话时。
诗歌:
在冥默的夜空下,
星辰静静地诉说着古老的秘密。
无声的言语,
深邃而神秘。
视觉:冥默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画面中一个人独自坐在黑暗中,四周静谧无声,只有微弱的星光点缀着夜空。
听觉:冥默的听觉联想可能是寂静的夜晚,偶尔传来远处树叶的沙沙声,或是深海中微弱的气泡声。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profound silence”或“deep silenc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冥默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仅是沉默,更是一种深层次的、内敛的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冥默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思想。
1.
【冥】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从六,冖(mì)声。日,太阳,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暗也。本义:昏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冥,幽也。 、 《广雅》-冥,暗也。 、 《太玄·玄文》-冥者,明之藏也。 、 《诗·无将大车》-维尘冥冥。 、 《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 枚乘《七发》-冥火薄天,兵车雷运。 、 《汉书·五行志》-其庙独冥。
【组词】
冥冥、 冥冥灭灭、 冥蒙、 冥升、 冥幻
2.
【默】
(形声。从犬,黑声。本义:狗突然窜出追人)。
闭口不说话。
【引证】
《书·说命》-恭默思道。 、 《论语》-默而识之。 、 《易·系辞》-或默或语。 、 《国语·楚语》-三年默以思道。 、 《左传·昭公十五年》-我不欲战而能默。 、 白居易《移家入新宅》-默坐低双眉。
【组词】
默然不语、 默默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