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1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11:04
词汇“寻飞”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组合,它可能是一个创造性的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或文化中的术语。由于缺乏具体的使用实例和广泛的认知,我们将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进行分析。
“寻飞”可以分解为两个字:“寻”意味着寻找、探索,而“飞”则通常指飞行或快速移动。结合起来,“寻飞”可能意味着寻找飞行的机会或目标,或者探索飞行的可能性。
由于“寻飞”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文学作品、口语表达或者某个专业领域。例如,在科幻小说中,“寻飞”可能指的是寻找外星文明的飞行器;在航空领域,它可能指的是寻找飞行路线或飞行机会。
由于“寻飞”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创造性组合,用于特定的语境或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鼓励探索和创新的文化背景下,“寻飞”可能被赋予积极的意义,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和追求。
“寻飞”可能引发人们对自由、冒险和梦想的联想,激发人们对探索未知的渴望和热情。
在个人生活中,“寻飞”可能激励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事物。
在诗歌中,“寻飞”可以用来表达对自由和梦想的追求:
在蓝天的怀抱中,我寻飞,
追逐那无边的梦想和希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架飞机在蓝天中飞翔,或者一只鸟在空中翱翔,这些图像都能引发“寻飞”的联想。音乐方面,轻快的旋律可能与“寻飞”的积极和冒险精神相呼应。
由于“寻飞”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或者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创造性的翻译。
“寻飞”作为一个词汇组合,虽然不常见,但它蕴含着探索和追求的意义,能够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渴望。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创造性地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寻】
(会意。从工口,从又(彐)寸。本义:八尺为寻) 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引证】
《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尋,绎理也。 、 《方言一》-寻,长也。周官之法,度广为寻。 、 《诗·鲁颂·閟宫》。传:“八尺曰寻。”-是寻是尺。 、 《大戴礼记·主言》-舒肘知寻。 、 《小尔雅》-度寻舒两肱也。 、 《史记·张仪传》。索隐:“七尺曰寻。按,程氏瑶田云,度广曰寻,度深曰仞。皆伸两臂为度。度广则身平臂直,而适得八尺;度深则身侧臂曲,而仅得七尺。其说精巧,寻仞皆以两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寻亦或言七尺也。”-蹄间三寻。 、 《左传·成公十二年》-争寻常以尽其民。 、 《国语·晋语》-无寻尺之禄。 、 《三国演义》-千寻铁锁沉江底。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深逾寻丈。
寻找。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寻向所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寻视其侧。 、 《后汉书·张衡传》-寻其方面。
【组词】
寻事、 寻门路不着、 寻瑕索瘢、 寻疵责人、 寻孔讨气、 寻宿儿
2.
【飞】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飛,鸟翥也。象张翼之形。 、 《易·小过》-飞鸟遗之音。 、 《太玄·唐》。注:“飞肉,禽鸟也。”-明珠弹于飞肉。 、 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鸟倦飞而知还。 、 吴均《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
【组词】
飞凫、 飞翰、 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