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3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38:10
“大雅宏达”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大雅”和“宏达”两个词组成。其中,“大雅”原指《诗经》中的“雅”部分,代表高雅的文学作品,后泛指高雅、文雅;“宏达”则指宏伟、博大、通达。结合起来,“大雅宏达”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品德高尚、气度宏伟。
在文学语境中,“大雅宏达”常用来赞美文学作品的高雅和深邃,如评论某部古典文学作品时。在口语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和气质,如称赞某位学者或文化名人。在专业领域,如教育、文化研究中,这个词组也常被用来描述学术成就和教育理念。
同义词:博学多才、文雅高洁、学贯中西 反义词:浅*无知、粗俗不堪、狭隘短视
同义词中,“博学多才”强调学识的广博和才能的多面,“文雅高洁”强调文雅和高尚的品德,“学贯中西”强调学识的贯通和国际化。反义词则分别从学识浅*、行为粗俗、视野狭隘等方面进行对比。
“大雅”源自《诗经》中的“雅”部分,原指宫廷音乐和诗歌,后泛指高雅的文学和艺术。“宏达”则源自古代汉语,形容宏伟和通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大雅宏达”这一成语,用以形容人的学识和气质。
在**传统文化中,“大雅宏达”体现了对知识和品德的高度推崇。在儒家文化中,学识和品德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因此这个词组在教育和文化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大雅宏达”给人以庄重、高雅、博大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文人墨客,以及他们对知识和品德的追求。这个词组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厚重和历史的深远。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大雅宏达”来形容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师,他的讲座内容丰富,语言文雅,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大雅宏达,文脉绵长,
墨香飘溢,书卷芬芳。
学海无涯,智慧光芒,
传承千年,文化辉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古代文人墨客的书房,书架上摆满了古籍,书桌上放着笔墨纸砚,营造出一种高雅的学*氛围。结合音乐,可以选择古琴或古筝的音乐,营造出一种古典和宁静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rudite and magnanimous”,其中“erudite”表示博学的,“magnanimous”表示宽宏大量的。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也能表达类似的含义。
“大雅宏达”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形容人的学识和品德,也体现了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组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视和传承文化。
又有承明金马,著作之庭,大雅宏达,于兹为群。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雅】
3.
【宏】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厷(gōng)声。本义:屋子宽大而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屋深也。各本深下衍响字,此因下文‘屋响’而误,今依《韵会》、《集韵》、《类篇》正。…屋深者,其内深广也。”-宏,屋深响也。 、 《毛公鼎》-宏我邦我家。 、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宏,按:深大之屋凡声如有应响。
4.
【达】
(形声。从辵(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同本义。泛指畅通。
【引证】
《说文》-达,行不相遇也。 、 《广雅》-达,通也。 、 《礼记·内则》-左右达为夹室,所以相隔。 、 《国语·吴语》-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 、 《虞书》-达四聪。 、 《书·禹贡》-达于河。 、 《周礼·大宰》-七曰达吏。 、 《仪礼·士昏礼》-下达。 、 《礼记·中庸》-天下达道。 、 唐·李朝威《柳毅传》-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屋极有窗以达气。
【组词】
四通八达;达越、 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