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8:50
词汇“告宁”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来分析这个词汇,假设它是一个合成词,由“告”和“宁”两个字组成。
结合这两个字,假设“告宁”可以理解为“告知安宁”或“请求平静”的意思。
由于“告宁”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但如果它是合成词,那么“告”和“宁”的词源和演变可以分别追溯到古代汉语。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人们可能更重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因此“告宁”这样的词汇可能会被赋予更多的情感价值。
由于“告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不多。但如果有人在生活中使用,可能是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得到内心的平静。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告宁”来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
夜幕低垂,星光点点,
我心告宁,愿梦乡安然。
由于“告宁”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但如果要寻找类似的表达,可能会在其他语言中找到表达“寻求平静”或“祈求安宁”的词汇。
通过对“告宁”这个假设词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词汇的构成、语境的使用、情感的联想等方面。虽然“告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通过对它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多样性和语言的灵活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掌握词汇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是非常重要的。
1.
【告】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牛”,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本义:报告,上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告,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 、 《书·金滕》-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 《易·益》-告公用圭。 、 《诗·齐风·南山》-必告父母。 、 《仪礼·乡射礼》-以告于乡先生君子。 、 《尔雅·释言》-告,请也。 、 《吕氏春秋·赞能》-敢以告于先君。 、 《书·康王之诰》-敢敬告天子。 、 《书·甘誓》-予誓告汝。 、 《书·汤诰》-诞告万方。 、 《列子·杨朱》-不告而娶。 、 诸葛亮《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 《资治通鉴·唐纪》-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
【组词】
告事、 告报、 告变、 告荒
2.
【宁】
贮藏;积聚。本作“宁” 同: 贮
【引证】
《说文》。按,与貯略同。-宁,办积物也。象形。 、 《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唐·李善注:“‘伫’与‘宁’同。”-惠风伫芳于阳林,醴泉涌溜于阴渠。
久立。后作“佇、竚”,简化为“伫”。
【引证】
《礼记·曲礼》-天子当宁而立。 、 《国语·楚语》-位宁有官司之典。 、 江永《乡党图考》-以人君门外有正朝,视朝则于此宁立故耳。
【组词】
宁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