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4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45:25
戾气: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形容人的性情暴戾、凶狠,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和攻击性。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来描述人的行为或态度中表现出的不和、敌意或暴力倾向。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戾气”常用来描绘反面角色或描述紧张、冲突的场景,如“他的眼中闪烁着戾气,仿佛随时准备爆发。”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人们可能会用“脾气暴躁”或“易怒”等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或社会学领域,可能会用更专业的术语来描述这种行为模式,如“攻击性行为”或“敌对态度”。
同义词:暴戾、凶狠、敌意、攻击性
反义词:和气、温和、友善、宽容
“戾气”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可能用来形容动物的凶猛,后来逐渐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其含义逐渐固定为描述人的负面情绪和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为贵”,因此“戾气”这样的词汇往往带有贬义,与社会倡导的和谐、宽容的价值观念相悖。
提到“戾气”,我联想到的是紧张的气氛、冲突的场景和不安的情绪。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让人不自觉地想要远离。
在日常生活中,我尽量避免表现出戾气,因为我知道这会影响人际关系,甚至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冲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戾气”:
夜幕低垂,星辰黯淡,
戾气如雾,弥漫四方。
心中怒火,难以平息,
愿以笔为剑,斩断这无尽的黑暗。
视觉上,“戾气”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暗的色调、扭曲的线条和紧张的面部表情。听觉上,可能是低沉的咆哮或尖锐的争吵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aggressiveness”或“hostility”,它们在描述人的行为和情绪时具有相似的负面含义。
通过对“戾气”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人际关系和情绪状态中的作用。这个词提醒我在交流中要保持平和与理解,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误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态度。
1.
【戾】
(会意。从犬,从户。犬从关着的门中挤出,必曲其身。本义:弯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戾,曲也。从犬,出户下身曲戾也。 、 《吕氏春秋》-饮必小咽,端直无戾。
【组词】
戾契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