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1:28
“发扬蹈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奋发努力来发扬光大,勇往直前。这个成语强调的是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精神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发扬蹈厉”常用来形容人物或团体在面对困难时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文章中,它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在专业领域,如企业管理或教育领域,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激励人们追求卓越,不断进步。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奋发图强”更侧重于努力和自强,“勇往直前”侧重于勇气和决心,“锐意进取”侧重于创新和进取心。
“发扬蹈厉”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发扬蹈厉,以成其志。”原意是指通过奋发努力来实现自己的志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用来形容任何积极向上的行为和态度。
在**传统文化中,“发扬蹈厉”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激励人们面对挑战时不放弃,坚持到底。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鼓舞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依然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的人们。这种精神激励我在面对困难时也要保持积极的态度。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项目团队,在面对重重困难时,他们发扬蹈厉,最终成功完成了项目。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发扬蹈厉”的真正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风雨中发扬蹈厉,我们的旗帜永不倒。”
想象一幅画面:一群人在暴风雨中坚定前行,他们的身影在风雨中显得格外坚强。这种画面与“发扬蹈厉”的精神相呼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orge ahead with determination”或“press on with vigo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精神是相似的。
“发扬蹈厉”是一个充满力量和鼓舞人心的成语。它不仅在文学和正式场合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而且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明白了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态度的重要性。
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
优游国域决行藏,搅海翻江惊天地。~,功名万里。
1.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2.
【扬】
(形声。从手,昜(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扬,飞举也。 、 《小尔雅》-扬,举也。 、 《礼记·檀弓》-杜篑洗而扬觯。 、 《礼记·乡饮酒义》-盥洗扬斛。 、 《仪礼·乡射礼》-南扬弓。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扬其波。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扬鞭语曰。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大风扬积雪。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扬帆去。
【组词】
扬楫、 扬袂、 扬眉、 扬旌、 扬麋、 扬觯、 扬鞭、 扬臂、 扬徽、 扬刃
3.
【蹈】
(形声。从足,舀(yǎo)声。本义:踩,踏)。
同本义(往往有冒险的意味)。
【引证】
《说文》-蹈,践也。 、 《广雅》-蹈,履也。 、 《孟子》-足之蹈之。 、 《淮南子·原道》。注:“蹑也。”-蹈腾昆仑。 、 《庄子·达生》-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 、 《资治通鉴》-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蹈死不顾。
【组词】
蹈火、 蹈藉、 蹈跃、 蹈冰
4.
【厉】
(是“砺”的本字。从厂(hàn),象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磨刀石)。
同本义。
【引证】
、 《诗·大雅》。陆德明《经典释文》:“厉,本又作砺。”-涉渭为乱,取厉取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