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2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28:15
指将一种语言辗转译成另一种语言。
1.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
2.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3.
【译】
(形声。从言,睪(yì)声。本义:翻译,把一种语言文字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译,传译四夷之言者。 、 《方言十三》-译,传也。 、 《礼记·王制》-北方曰译。 、 张衡《东京赋》-重舌之人九译。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译者称西人。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译欧西人之言。
【组词】
汉语被译成日语;译品、 译义、 译写、 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