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2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20:22
1.古代未成年者或妇女所系的饰物。语本《礼记.内则》"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佩容臭"。孔颖达疏"以缨佩之者﹐谓缨上有香物也。"
1. 【香】 -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按,谷与酒臭曰香。”-香,芳也。春秋传曰:“香稷馨香。” 、 《左传·僖公五年》-黍稷靡馨。 、 《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
2. 【缨】 - (形声。从糸,婴声。本义:系在脖子上的帽带)。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缨,冠系也。 、 《墨子·公孟》-鲜冠组缨,绛衣博袍。 、 《庄子·让王》-正冠而缨绝。 、 《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饰之帽。 【组词】 缨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