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0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01:50
词汇“抟圞”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现代使用频率极低,因此在日常交流和现代文学作品中几乎不会遇到。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抟圞”(tuán luán)的字面意思是指用手将东西揉成圆形,引申为团聚、聚集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云气、烟雾等自然现象的聚集状态,或者比喻人群、事物的聚集。
由于“抟圞”是一个古雅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几乎不使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词、散文等,可能会用来描绘自然景象或表达某种意境。
“抟圞”源自古代汉语,其字形和意义在演变过程中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但由于其古雅的特性,现代汉语中已很少使用。
在古代文化中,“抟圞”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一种和谐、团聚的意境,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团聚的向往。
该词汇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联想到了古代文人的诗意生活和对自然美的细腻描绘。
由于该词汇的古雅特性,现代生活中几乎不会用到,因此个人应用场景极为有限。
在创作古风诗歌或散文时,可以使用“抟圞”来增添文雅气息,如:“月下花前,云气抟圞,宛如梦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云雾缭绕的山巅,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古筝或笛子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风意境。
由于“抟圞”是一个非常特定的古汉语词汇,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汇。
“抟圞”是一个具有浓厚古风色彩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在学习和理解这类词汇时,可以更好地把握汉语的文化底蕴和语言美感。
1.
【抟】
(形声。从手,专声。本义:把东西捏聚成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韵会》引《说文》:“抟,以手圜之也。”-抟,圜也。 、 《礼记·曲礼上》-毋抟饭。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俊鹘抟水禽。
【组词】
抟铸、 抟弄、 抟黍、 抟饭、 抟食、 抟人、 抟沙、 抟泥
2.
【囷】
(会意。从禾在囗(古围字)中。本义:圆形的谷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囷,禀之圆者。 、 《考工记·匠人》-囷窌仓城。 、 《礼记·月令》-修囷仓。 、 《国语·吴语》。注:“圆曰囷,方曰鹿。”-而囷鹿空虚。 、 《诗·魏风》-胡取禾三百囷兮?
【组词】
囷头儿、 囷京、 囷仓、 囷窌、 囷庚、 囷鹿、 囷窖、 囷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