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7:4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7:42:20
印刷物:指通过印刷技术制作的物品,通常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宣传册、海报等。这些物品通过印刷机将文字、图像等固定在纸张或其他材料上,以便于传播和保存。
印刷物一词源于“印刷”和“物”的组合。印刷技术起源于**古代的雕版印刷,后传入欧洲并发展出活字印刷。随着技术的进步,印刷物的种类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
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印刷物是知识和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历史上,印刷物的普及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思想的传播,对社会变革起到了关键作用。
印刷物常带给人一种实体感和历史感,让人联想到书香、知识和传统。它也象征着稳定和持久,与数字媒体的瞬息万变形成对比。
在个人生活中,印刷物如书籍和杂志是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来源。例如,我曾通过阅读一本印刷的旅行指南,规划了一次难忘的旅行。
在诗歌中,印刷物可以被赋予象征意义:
纸页轻翻,墨香四溢, 印刷物,知识的宝库, 历史的见证,思想的桥梁。
印刷物常让人联想到翻书的沙沙声和墨水的香味,视觉上则是整齐排列的文字和精美的插图。
在不同语言中,印刷物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和功能是相似的。例如,英语中的“printed material”和德语中的“Druckwerk”都指代印刷制品。
印刷物作为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尽管数字媒体日益普及,印刷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尤其是在保存历史和传统方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印刷物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信息的多样性和传播方式的变迁。
1.
【印】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印,执政所持信也。 、 蔡邕《独断》-玺者,印也。印者,信也。 、 《苍颉篇》-印,验也。 、 《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玺谓之印。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每字为一印。 、 、 、
【组词】
印务、 印券、 印佩、 印牌、 印囊、 印曹
2. 【刷】 刷白。
3.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