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7:51
词汇“印历”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其构成部分“印”和“历”来分析其可能的含义。
“印”通常指印章、印刷或痕迹,而“历”则指历法、历史或经历。结合起来,“印历”可能指的是记录历史或**的印章或印刷品,或者是指某种特定的历法。
由于“印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中,它可能指代某种古代的记录方式或历法。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象征时间的痕迹或历史的见证。
同义词:年表、编年史、纪年 反义词:(由于“印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反义词可能不明显)
“印历”这个词可能是由“印”和“历”两个字组合而成,具体的历史演变和词源可能需要查阅更多的历史文献资料。
在某些文化中,印章和历法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印历”可能在这些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影响。
“印历”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历史、时间的流逝和不可磨灭的痕迹,带来一种庄重和深沉的情感反应。
由于“印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之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将“印历”用作时间的象征,如:“岁月如印历,刻下无尽的回忆。”
结合古代印章的图片和钟表的滴答声,可以让人联想到“印历”所代表的时间和历史的概念。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印历”的词汇,但其概念可以通过其他词汇或表达方式来体现。
“印历”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结合了“印”和“历”两个字的含义,可能在特定的语境和文化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1.
【印】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印,执政所持信也。 、 蔡邕《独断》-玺者,印也。印者,信也。 、 《苍颉篇》-印,验也。 、 《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玺谓之印。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每字为一印。 、 、 、
【组词】
印务、 印券、 印佩、 印牌、 印囊、 印曹
2.
【历】
(形声。从謪,厤(lì)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历,过也。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 、 清·姚鼐《登泰山记》-历齐河。 、 《三国志·诸葛亮传》-已历三世。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身不历农亩之劳。 、 清·张廷玉《明史》-历两京左右通政。
【组词】
身历、 历时、 历劫、 历岁、 历载、 历远、 历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