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1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16:07
泯却(mǐn què)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消除”或“消失”。它通常用来描述某种情感、记忆或状态的彻底消失或被遗忘。
“泯”字古已有之,意为消失、灭绝。“却”字在这里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表示彻底。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泯灭”一词,意为彻底消失。
在文化中,“泯却”常与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和记忆消逝的感慨。
使用“泯却”这个词时,往往会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或无奈,因为它涉及到某种东西的彻底消失,这种消失往往是不可逆的。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描述一段旧情的结束或一段痛苦记忆的淡忘时使用“泯却”。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泯却”来表达时间的无情和记忆的消逝,如:
岁月如梭,往昔的欢笑泯却,
留下的,只是心中的淡淡哀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ade away”或“vanish”,但这些词汇没有“泯却”所带有的那种深刻的哀愁感。
“泯却”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仅描述了某种状态的消失,还蕴含了对时间流逝和记忆消逝的感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泯却”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情感的丰富性。
1.
【泯】
(形声。从水,民声。本义:灭,尽) 同本义。
【引证】
宋·王安石《伤仲永》-泯然众人。
【组词】
泯灭,泯没
乱;混乱。
【引证】
陆机《答贾长渊》-王室之乱,靡邦不泯。
【组词】
泯杂、 泯泯
2.
【却】
(形声。本作“却”,俗字作“却”。从卩,谷(què)声。卩(jié),象人下跪的样子,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从“卩”与脚的活动有关。本义: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退也”。-却,节欲也。 、 《考工记·梓人》-却行仄行。 、 《庄子·人间世》-吾行却曲。 、 《战国策·秦策》-怒战栗而却。 、 《仪礼·既夕礼》-却下而载之。 、 《楚辞·愍命》-却骐骥以转运兮。 、 《史记·魏公子列传》-北救赵而却秦。 、 、 《史记·廉颇蔺相列传》-持璧却立。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曳笏却立。
【组词】
退却、 却走、 却还、 却避、 却归、 却略、 却去、 却生、 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