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9:11
手爪 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动物的爪子,尤其是指那些用于抓握或攻击的爪子。在字面上,“手”通常指人类的手,而“爪”则是指动物的爪子,两者结合在一起,形象地描述了动物用于抓握的器官。
在不同的语境中,“手爪”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手爪”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手”和“爪”两个字组成,形象地描述了动物的抓握器官。在古代汉语中,“爪”字已有动物爪子的含义,而“手”字则逐渐从指人类的手扩展到泛指手状的器官。
在某些文化中,动物的“手爪”可能象征着力量、野性或危险。例如,在一些民间故事或神话中,狼的手爪可能象征着野性和不可预测的威胁。
提到“手爪”,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动物的野性、力量和危险。这种联想可能会引起人们的警觉或恐惧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经常使用“手爪”这个词汇,但在描述动物或进行相关讨论时,这个词汇能够提供一个形象且生动的描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狼的手爪在林间穿梭,月光映照出野性的光辉。”
想象一只狼在夜晚的森林中行走,它的手爪在落叶上发出沙沙的声音,这种场景可能会引起一种原始的、野性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aw”,它通常指动物的爪子,但在描述上可能没有“手爪”那么形象和具体。
“手爪”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提供了一个形象且生动的描述方式,用于指代动物的抓握器官。它在文学和口语中都有应用,能够传达出动物的野性和力量。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动物世界的能力。
1.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2. 【爪】 鸟兽的脚爪 。多用于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