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2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20:46
属纩之际(shǔ kuàng zhī jì)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将丝线缠绕在棺材上的时候”,比喻人临终之际。属纩,古代丧礼中的一种仪式,即在人死后,用丝线缠绕在棺材上,以示哀悼。
该词汇主要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用以描述人物临终的情景,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情感色彩。在口语中较少使用,因为它具有一定的文言色彩和专业性。在专业领域,如历史、文学研究中,可能会被提及,用以讨论古代丧葬*俗或文学作品中的细节。
同义词:临终、弥留、垂危 反义词:新生、诞生、起死回生
属纩之际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丧葬俗。属纩作为一种丧礼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一个成语,用以比喻人临终的时刻。在古代文献中,如《礼记》等,可以找到相关的记载。
在**传统文化中,丧葬仪式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属纩之际作为一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死亡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在社会背景中,它也体现了家族和社会对逝者的哀悼和纪念。
属纩之际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沉重和哀伤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不可避免,同时也唤起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的珍视。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阅读文学作品或参与文化活动时,可能会遇到。例如,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可能会看到作者用属纩之际来描述人物的临终情景。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属纩之际,星辰黯淡,
生命之光,渐行渐远。
属纩之际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位老人躺在床上,家人围绕在旁,房间内弥漫着哀伤的气氛。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低沉的哀乐或家人的哭泣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包括“临终时刻”、“生命的尽头”等,但具体的词汇和仪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可能会有“最后的祈祷”或“临终关怀”等表达。
属纩之际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丧葬俗,也体现了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文学。
疾病……男女改服,属纩以俟绝气。
1.
【属】
继续;连接(侧重于互相衔接)。
【引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亡国破家相随属。 、 《史记·魏公子列传》-冠盖相属。 、 《水经注·江水》-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挽炮车者,络绎相属。
【组词】
属纩、 属界、 属连、 属志、 属引、 属文、 属读、 属聚、 属丝、 属好、 属怨、 前后相属
缀辑;撰写。
【引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属草稿未定。 、 《后汉书·张衡传》-衡少善属文。
【组词】
属文、 属辞、 属书、 属对、 属缀、 属稿、 属诗
2.
【纩】
古时指新丝绵絮。后泛指绵絮。
【引证】
《说文》-纩,絮也。 、 《小尔雅》-纩,绵也。絮之细者曰纩也。 、 《左传·宣公二年》-三军之士皆知挟纩。 、 《礼记·礼器》-丝纩竹箭。 、 《礼记·玉藻》-纩为茧。 、 《书·禹贡》-厥篚纤纩。
【组词】
厥篚纤纩、 纩衣、 纩息、 纩絮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际】
(形声。从阜(fù),祭声。本义:两墙相合之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两墙相合之缝也。-际,壁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