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5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52:38
词汇“田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旧的词汇。经过查询,发现“田浍”一词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主要指的是田间的小沟渠,用于灌溉或排水。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田浍悠悠水自流, 古时农夫汗如雨。 今朝科技换新颜, 沟渠依旧忆往昔。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田浍”这一词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尽管它在现代语言中不常见,但在学习和研究古代农业文化时,它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1.
【田】
(象形。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本义:种田)。
后作“佃”。耕作。
【引证】
《说文》-田,树谷曰田。 、 《一切经音义》引《苍颉》-田,种禾稼也。 、 《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 《汉书·高帝纪上》-令民得田之。 、 刘向《说苑》-使各居其宅,田其田。
【组词】
田戍、 田作、 田畜、 田桑、 田农、 田种、 田穑
2.
【浍】
(形声。从水,会声。(huì)本义:水名。也称浍河。源出河南省,流入安徽省) 田的排水沟。
【引证】
《周礼·稻人》。注:“田尾去水大沟。”-以浍写水。 、 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而深山卡谷之水,四面而出,沟渠浍川,十百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