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9:50
摩登伽女(Modern Girl)是一个源自20世纪初的词汇,特指那些追求现代生活方式、时尚和独立的女性。这个词汇最初在西方国家流行,后来也影响了亚洲和其他地区的文化。摩登伽女通常具有以下特征:穿着时尚、追求个人自由、经济独立、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在文学作品中,摩登伽女常常被描绘为新时代女性的象征,她们挑战传统性别角色,追求自我实现。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定的怀旧色彩,回忆那个时代女性的独立精神。在专业领域,如时尚、女性研究等,摩登伽女的概念被用来分析和讨论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变化。
同义词:新时代女性、独立女性、时尚女性 反义词:传统女性、家庭主妇、保守女性
“摩登伽女”一词源自英语“Modern Girl”,最初在20世纪初的美国和欧洲流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丰富,不仅指代时尚和独立,还包含了女性解放和自我表达的意味。
在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女性开始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摩登伽女的形象反映了这一时期女性地位的提升和性别角色的变化。在亚洲,特别是在日本,摩登伽女的概念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成为当时女性追求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
摩登伽女这个词汇给人带来一种积极、乐观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女性的独立、自信和时尚。它激发了对女性解放和自我实现的思考,鼓励人们追求个人自由和自我表达。
在我的生活中,摩登伽女的概念启发了我对女性独立和自我表达的重视。我常常在写作和演讲中引用这个词汇,强调女性在社会中的重要角色和贡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摩登伽女:
她是一位摩登伽女,
穿梭在都市的霓虹中,
独立、时尚、充满活力,
挑战传统,追求自由。
摩登伽女的形象常常与20世纪初的时尚杂志、电影和音乐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下,一位穿着时髦的女性,走在繁忙的街道上,背景音乐是那个时代的爵士乐,这样的画面和声音能够很好地传达摩登伽女的精神。
在不同文化中,摩登伽女的概念有所不同。在西方,这个词汇更多地与女性解放和自我表达联系在一起;而在亚洲,特别是在日本,摩登伽女的形象也包含了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融合。
摩登伽女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20世纪初女性的独立和时尚,也反映了社会变革和女性地位的提升。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这个词汇提醒我关注女性的独立和自我表达,鼓励我思考和讨论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贡献。
1. 【摩】 用手轻按着并一下一下地抚摩。
2.
【登】
(象形。本义:上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登,上车也。 、 《尔雅》-登,陞也。 、 《礼记·玉藻》-登车则有光矣。 、 《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
3.
【伽】
(形声。从人,加声。翻译佛经多用为人名,故从“人”)。
梵语僧加蓝摩的略称,佛教寺院的通称
【引证】
《英烈传》-我不如走到伽蓝殿中,问个终生的吉凶。
4.
【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女,妇人也。 、 《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贾谊《论积贮疏》-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著。 、 《韩非子·亡征》-男女无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倩女之靧。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男女奔窜。
【组词】
女陪堂、 女先儿、 女红、 女冠、 女兄、 女伯、 女嬖、 女隶、 女中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