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5:13
伽倻琴(Gayageum)是一种传统的韩国弦乐器,属于弹拨乐器的一种。它通常有12根弦,但也有18弦或更多的变种。伽倻琴的形状类似于一个长方形的共鸣箱,上面覆盖着*木板,弦从上方横跨过共鸣箱,通过弦轴调节张力。演奏时,演奏者用指甲或特殊的拨子弹奏弦,产生音乐。
文学:在韩国古典文学中,伽倻琴常常被描绘为表达情感和艺术追求的象征。例如,在古代诗歌中,它可能被用来象征宁静或深邃的思考。
口语:在现代韩语口语中,伽倻琴可能被提及作为韩国文化的象征,或者在讨论音乐会或艺术表演时作为话题。
专业领域:在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中,伽倻琴是研究韩国传统音乐的重要对象,学者们研究其构造、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
同义词:韩国琴、朝鲜琴(这些词汇都指代同一乐器,但在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称呼)。
反义词:现代乐器(如电子琴、吉他),这些乐器在构造和演奏方式上与伽倻琴有显著差异。
伽倻琴的名称来源于古代朝鲜半岛的伽倻国,这个国家在公元前后存在,后来被新罗国吸收。伽倻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其确切的起源时间不详。随着时间的推移,伽倻琴的构造和演奏技巧都有所发展,但其基本形态和音乐风格保持了传统特色。
在韩国文化中,伽倻琴不仅是音乐表演的工具,也是传统仪式和庆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代表了韩国音乐的精髓,是民族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
伽倻琴的音乐通常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受,它能够唤起人们对自然和谐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怀念。
在我的生活中,伽倻琴可能出现在我观看的韩国电影或电视剧中,作为一种文化元素出现,增强场景的氛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伽倻琴:
在月光下,伽倻琴的弦轻轻颤动, 如同夜风拂过古老的松林, 每一声低吟,都是时间的回响, 在静谧中,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伽倻琴的视觉形象通常是优雅和精致的,它的木质共鸣箱和细长的弦给人一种古典美的感觉。听觉上,伽倻琴的音色柔和而富有层次感,能够营造出一种宁静和深远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伽倻琴的乐器有**的古筝和日本的琴(Koto)。这些乐器在构造和演奏方式上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音乐风格和文化内涵有所不同。
伽倻琴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
1.
【伽】
(形声。从人,加声。翻译佛经多用为人名,故从“人”)。
梵语僧加蓝摩的略称,佛教寺院的通称
【引证】
《英烈传》-我不如走到伽蓝殿中,问个终生的吉凶。
2. 【倻】 —— “伽倻琴”(jiāyēqín):朝鲜乐器名。
3.
【琴】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 、 《广雅·释乐》-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乐琴书以消忧。
【组词】
琴史、 琴书、 琴床、 琴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