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5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55:18
法律援助是指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的一种制度。它旨在保障每个人都能平等地获得法律服务,确保法律的公正实施。
法律援助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当时是为了帮助贫困的被告在法庭上获得公正的审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完善。
在许多国家,法律援助被视为社会福利的一部分,体现了政府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它也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每个人都能在法律面前平等。
法律援助往往与正义、公平和希望等正面情感联系在一起。它象征着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支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证一位朋友通过法律援助成功维护了自己的权益,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法律援助的重要性和价值。
在诗歌中,可以将法律援助比喻为黑暗中的一盏灯,照亮那些在法律迷雾中迷失方向的人。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律师在法庭上为一位无助的老人辩护,背景音乐是庄严的交响乐,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法律援助的力量和尊严。
在不同国家,法律援助的具体实施和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美国,类似的制度被称为“公共辩护”(Public Defender)。
法律援助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制度,它不仅体现了法律的公正性,也反映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在学习法律援助的过程中,我更加理解了法律与社会正义的紧密联系,以及它在个人和社会层面上的深远影响。
1.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
2.
【律】
(形声。从彳(chì),聿(yù)声。本义:法律;法令)。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引证】
《说文》-律,均布也。 、 《易师》-出以律。 、 《尔雅·释诂》-律,法也。 、 《汉书·高帝纪》-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 、 《商君书·战法》-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以律非故杀。
【组词】
律则、 律贯、 律科、 律度、 律纪、 律贯、 律斩
3.
【援】
(形声。从手,爰(yuán)声。本义:拉,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援,引也。 、 《诗·大雅·皇矣》-无然畔援。 、 《礼记·缁衣》-不援其所不及。 、 《礼记·中庸》-不援上。 、 《豆棚闲话》-男女授受不亲,嫂溺手援非正。 、 《左传》-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
【组词】
援及、 援推
4.
【助】
(形声。从力,且(zǔ)声。助人要用力,故从力。本义:帮助)。
同本义(在物质上或精神上给予协助)。
【引证】
《说文》-助,左也。 、 《小尔雅》-助,佐也。 、 《论语》。孔注:“犹益也。”-非助我者也。 、 《孟子》-九一而助。 、 《国语·越语下》-助天为虐者,不祥。 、 《孟子·公孙丑上》-予助苗长矣。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资治通鉴·唐纪》-负薪刍助之。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蔡元培《图画》-肤觉之助。
【组词】
助胆、 互助、 扶助、 资助、 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