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1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17:14
[杧果] 是一种热带水果,学名为 Mangifera indica,属于漆树科杧果属。它的果实呈椭圆形或肾脏形,外皮通常为黄色或红色,内部果肉为橙黄色,质地柔软多汁,味道甜美,带有独特的香气。
杧果一词源自梵语“मांगफल”(māṅga-phala),经由古波斯语、阿拉伯语传入西班牙语,再传入英语,最终进入汉语。在汉语中,“杧果”是较为正式的称呼,而“芒果”则是更为常见的俗称。
在东南亚国家,杧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例如,在泰国,杧果糯米饭是一道著名的甜点。在**,杧果也逐渐成为受欢迎的水果之一。
杧果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热带的、阳光的、甜蜜的联想。它常常与假期、放松和享受生活联系在一起。
在炎热的夏日,一杯冰镇杧果汁可以带来极大的清凉和满足感。
诗歌: 夏日炎炎,杧果香, 金黄果肉,甜蜜藏。 一口咬下,汁液淌, 热带风情,心中荡。
在英语中,杧果被称为“mango”,在西班牙语中为“mango”,在法语中为“mangue”。不同语言中对杧果的称呼相似,反映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认知。
杧果作为一种热带水果,不仅在口感上给人带来愉悦,也在文化和情感上有着丰富的联想。了解杧果的词源和演变,以及它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水果。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杧果”这一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并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1. 【杧】 一种树上结的果子,椭圆形,果肉黄色,味美多汁,可食。现一般称为“芒果”。 一种原产印度的常绿乔木,叶革质,互生;花小,黄色或淡红色,成顶生的圆锥花序,产杧果和劣质淡灰色木材。
2.
【果】
(象形。甲骨文字形,田象树上结的果实形,在木之上。本义:果子,果实。这个意义后来曾写作“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果,木实也。 、 《易·说卦》-艮为果蓏。 、 《周礼·场人》。张晏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臣瓒曰:“在地曰蓏,在树曰果。”-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 、 《素问·藏器法时论》。注:“谓桃李杏栗枣也。”-五果为助。 、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 明·刘基《卖柑者言》-杭有卖果者,善藏柑。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
【组词】
果布、 果馔、 果谷、 果正、 果桌、 草果;荚果;浆果;果瓜、 果茹、 果隋、 果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