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2:08
“火上加油”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往燃烧的火上添加油,使其燃烧得更旺。基本含义是指在已经紧张或激烈的局面中再增加刺激因素,使情况变得更加严重或激烈。
在文学作品中,“火上加油”常用来形容人物的行为加剧了冲突或矛盾。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警告某人不要在已经复杂的情况下再添麻烦。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冲突解决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一种加剧紧张局势的行为。
同义词:煽风点火、推波助澜
反义词:息事宁人、调和矛盾
“火上加油”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于实际的物理现象,即在火上加油会使火势更旺。在语言中,这个成语被用来比喻性地描述加剧紧张或冲突的行为。
在文化中,“火上加油”常被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在已经紧张的情况下再增加不必要的刺激,以免情况失控。这种观念体现了人对于和谐与稳定的重视。
这个词汇常常带有一种负面或警告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危险或不理智的行为。它提醒人们在处理冲突时要谨慎,避免加剧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在家庭争吵中有人不断挑衅,使得原本可以平息的争吵变得更加激烈,这种行为就可以用“火上加油”来形容。
在诗歌中,可以将“火上加油”融入描述战争或冲突的场景,如:“战火连天,敌意如火上加油,烈焰吞噬了和平的田野。”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火焰熊熊燃烧的画面,听觉上则可能是火焰噼啪作响的声音,或者是人们在紧张局势中的争吵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pour oil on the fire”,意思相同,都是指在已经紧张的情况下再增加刺激因素。
“火上加油”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表达,它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能够准确地描述一种加剧紧张或冲突的行为。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
三荷包也不睬他,把他气得越发火上加油了。
这是一个重要的西洋古典,主上不懂得运用,而公开的说出‘自由民治’的真面目,那就一定要~的更激起匪徒的暴乱的。
1.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
2.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
【加】
(会意。从力,从口。本义:添枝加叶说假话、虚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加,语相增加也。 、 《左传·襄公十三年》-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 、 《论语》-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 《左传·庄公十年》-弗敢加也。
【组词】
加叶添枝、 加诸、 加诬
4.
【油】
(形声。从水,由声。本义:油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今湖北荆州府公安县北。-油,油水出武陵孱陵西,东南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