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7:21
词汇“嚣俗”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出发。
“嚣俗”一词的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喧嚣的世俗,即指那些嘈杂、庸俗的事物或现象。它可能用来形容社会中的一些低俗、不雅或过于商业化的现象。
由于“嚣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批判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或文化趋势。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讨论或批评中。
由于“嚣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嚣”(嘈杂)和“俗”(世俗)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形容那些嘈杂且庸俗的事物。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嚣俗”可能被用来批评那些过于商业化、缺乏深度的文化现象。它反映了人们对高质量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对低俗文化的抵制。
“嚣俗”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嘈杂、庸俗、缺乏内涵的事物。它可能影响人们对某些现象的看法和评价。
由于“嚣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嚣俗”来表达对现代社会某些现象的批判:
在喧嚣的都市中,
嚣俗之风四处蔓延,
心灵之花,
在纯净的土壤中绽放。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嘈杂市场或商业街的画面,人们忙碌而喧嚣,商品琳琅满目,但缺乏深度和内涵。
由于“嚣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
“嚣俗”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提供了一种表达对嘈杂、庸俗现象的批判的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1.
【嚣】
(会意。从棘,从页。棘(jí),众口。页,人头。表示众口喧嚣。本义:喧哗,声音响而闹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嚣,嚣声也。气出头上。 、 《周礼·司武虎》-禁其门嚣者。 、 《左传·成公十六年》-在陈而嚣。 、 《左传·昭公三年》-湫隘嚣尘。 、 《国语·楚语》-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嚣庶为乐。 、 《诗·小雅·车攻》-选徒嚣嚣。 、 《左传·成公十六年》-甚嚣,且尘上矣。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组词】
嚣争、 嚣湫、 嚣鄙、 嚣号
2.
【俗】
(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引证】
《说文》-俗,习也。 、 《周礼·大司徒》-六曰以俗教安。 、 《礼记·曲礼》-入国而问俗。 、 《淮南子·泛论》-循俗未足多也。 、 《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俗主亏情。 、 《荀子·乐论》-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 汉·贾谊《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
【组词】
风俗、 习俗、 民俗、 俗忌、 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