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4:55
词汇“时屯”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经过查询,没有找到确切的基本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语境。因此,我将基于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进行分析和推测。
“时屯”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时间的积累”或“时间上的聚集”。其中,“时”通常指时间,“屯”有聚集、积累的含义。
由于“时屯”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如果存在,可能出现在较为文学化或专业化的文本中,用以描述时间上的累积或聚集现象。
由于“时屯”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为假设性使用:
由于“时屯”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可能是某个特定领域或文学作品中创造的词汇。
如果“时屯”在某个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被使用,它可能象征着时间的累积和沉淀,反映出对时间价值的重视。
“时屯”可能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积累,带来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积累成果的期待。
由于“时屯”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为有限。如果遇到,可能是在阅读某些特定文学作品或专业文献时。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岁月如梭,时屯成河,
流淌着记忆的波光。
“时屯”可能让人联想到堆积的书籍、老照片或钟表的滴答声,带来一种时间的厚重感和历史的沉淀感。
由于“时屯”不是一个常用词汇,跨文化比较可能不适用。
“时屯”作为一个假设性的词汇,其字面意思和潜在的使用语境都较为抽象。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常用词汇更为重要,但探索和理解非常用词汇也能丰富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
1.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
2.
【屯】
艰难;困顿。
【引证】
《说文》-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屮,贯一尾曲。一,地也。指事。 、 《易·序卦》-屯者,物之始生也。 、 《易·杂卦》-屯见而不失其居。 、 《易》-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 、 唐·项斯《落第后归觐喜逢僧再阳》-见僧心暂静,从俗事多屯。
【组词】
屯穷、 屯邅、 屯蹇、 屯謇、 屯蹶
吝惜。
【引证】
《易·屯》-屯其膏。
【组词】
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