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0:07
“画荻教子”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字面意思是“用芦苇画地教子”,比喻用简单的方法教育孩子,强调教育的朴素和实用性。
“画荻教子”源自《左传》,描述的是古代贤母用芦苇在地上画图来教育孩子的情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任何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
在传统文化中,教育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一环,而“画荻教子”体现了古代家庭教育的朴素和实用性。这种教育方式强调的是实践和体验,而非复杂的理论。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温馨和朴实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古代贤母的慈爱和智慧。它也提醒我们,教育不必复杂,简单的方法往往更有效。
在我的童年,我的母亲也常常用简单的方法教我学*和生活,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画荻教子”的真正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画荻教子,慈母手中线,简单而深刻,爱在每一笔。”
想象一个古代母亲在田野中用芦苇在地上画图教孩子,背景音乐是古筝的悠扬旋律,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温馨。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简单的教育”或“实践教育”,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和简单性。
“画荻教子”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家庭教育的特点,也提醒我们在现代教育中,简单和实用的方法往往更有效。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让我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和价值。
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北宋时期,欧阳修4岁时就没有了父亲,全靠母亲一人维持生计。因为家贫买不起文具,他母亲就在家里挖了一个大坑铺满沙子,把沙铺平,用一根荻草代替笔在沙上写字,然后叫欧阳修识字,手把手地叫他如何写字
欧阳修母亲~的故事让人深受感动。
1.
【画】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yù),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 、 《左传·襄公四年》-画为九州。 、 《汉书·地理志上》-画壄分州。
【组词】
画野分疆、 画土分贡、 画地、 画界
2.
【荻】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组词】
荻画、 荻竹、 荻苗
3.
【教】
(会意。从攴(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上所施下所效也。 、 《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以教国子弟。 、 《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礼记·乐记》-教者,民之寒暑也。 、 《国语·周语》-教,文之施也。 、 《春秋繁露》-精华,教政之本也。 、 《管子·小匡》-君有此教士三万人。 、 《韩非子·五蠹》-修教三年。 、 《史记·货殖列传》-宁有政教。 、 唐·韩愈《师说》-择师而教。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教吾子。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昨日蒙教。 、
【组词】
教治、 教禁、 教读、 教读老夫子、 教民、 教迪、 教帖、 教当、 教示、 教戒、 教告、 教演、 教阅、 教坊司、 教门儿、 教引嬷嬷
4.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