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4:09
“上驷之才”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最好的马,比喻最优秀的人才。其中,“上驷”指的是上等的马,“之才”则是指人才。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具有极高的才能或天赋,是同类中的佼佼者。
在文学作品中,“上驷之才”常用来赞美文学家、艺术家或学者的卓越才能。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在某个领域表现出色的人。在专业领域,如教育、科技或商业,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该领域内具有顶尖能力的人。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如“天才”强调天赋,“英才”强调优秀,“奇才”强调与众不同。反义词则强调能力的平庸或不足。
“上驷之才”源自古代对马的分类,上等的马在古代战争和交通中极为重要,因此“上驷”逐渐被用来比喻最优秀的事物或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各种领域的顶尖人才。
在**传统文化中,马象征着速度和力量,是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源。因此,“上驷之才”这个成语体现了对卓越才能的尊重和推崇,反映了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那些在各自领域内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它激励人们追求卓越,努力成为自己领域的佼佼者。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在技术研发方面展现出了上驷之才,不仅解决了许多难题,还推动了公司技术的进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星辰大海间,上驷之才耀光芒,智慧如潮涌,创新破浪行。”
想象一匹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画面,或是听到马蹄声在耳边回响,这些都能让人联想到“上驷之才”所代表的速度和力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p talent”或“genius”,虽然意思相近,但“上驷之才”更具有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
“上驷之才”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优秀人才的赞美,也是对追求卓越的鼓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文化内涵。
今以君下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
至于李兴锐的出处,却又与锡良有关。他是蒙古人,两榜出身,廉惠勤朴,在旗人中是~。
1.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2.
【驷】
(形声。从马,四声。本义: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驾四马之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锴曰:“四马也。”-驷,马一乘也。 、 《玉篇》-驷,四马一乘也。 、 《诗·郑风·清人》-驷介旁旁。 、 《庄子·人间世》-结驷千乘。 、 《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 、 《战国策·齐策》-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东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
【组词】
上驷、 驷牡、 驷马之门、 驷介、 驷铁、 驷骊、 驷骐、 驷车、 驷盖、 驷黄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