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9:41
休牧: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停止放牧,即在一定时间内不进行牲畜的放牧活动。这通常是为了让草地恢复生长,保护生态环境,或者在特定季节(如冬季)为了牲畜的健康和安全而采取的措施。
“休牧”一词源于农业实践,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其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和强调。在语言中,它从一个简单的农业术语演变为一个涉及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在许多草原文化中,休牧是一种传统的管理方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在现代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休牧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生态保护措施。
“休牧”这个词给人一种宁静和恢复的感觉,联想到广阔的草原和自然的节奏。它提醒我们尊重自然周期,保护生态环境。
在我的家乡,每年冬季都会实施休牧,这不仅保护了草地,也让牲畜得到了更好的照顾。这种实践让我深刻理解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休牧”:
冬日的草原,静谧如画, 休牧的时光,草儿轻舞。 生命的循环,自然的礼赞, 休牧的智慧,永恒的歌。
想象一片广阔的草原,冬季的雪覆盖着大地,没有牲畜的踪迹,只有风的轻吟和雪的静谧。这种景象和声音让人感到宁静和平和。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实践可能有不同的名称,但其核心目的都是为了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例如,在北欧的萨米文化中,有类似的轮牧传统。
“休牧”这个词不仅是一个农业术语,更是一个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也要尊重和保护自然。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休牧”这个词,让我更加关注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
【休】
(会意。从人,从木。人依傍大树休息。本义:休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休,息止也。 、 《尔雅》-休,息也。 、 《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 《五经文字》-休,象人息木阴。 、 《汉书·王莽传》。注:“庇荫也。”-诚上休陛下余光。 、 《诗·大雅·民劳》-汔可小休。 、 《礼记·月令》-毋休于都。 、 《史记·高帝纪》-止宫休舍。 、 唐·杜甫《兵车行》-未休关西卒。 、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景公猎,休,坐地而食。 、 岳飞《五岳祠盟记》-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休于树 、 《资治通鉴·唐纪》-命士少休。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将士更休。 、 、 《聊斋志异》-既暮,休于旅舍。
【组词】
休日、 休舍、 休士、 休坐
2.
【牧】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攴(pū),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义:放牧牲畜)。
同本义。
【引证】
《周礼·牧人》-掌牧六牲。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牛曰牧。”-谁扞牧圉。 、 《列子·黄帝》。注:“养禽兽之长也。”-周宣王之牧正。 、 《诗·小雅·无羊》-牧人乃梦。 、 《尔雅》-郊外谓之牧。 、 《汉书·李广苏建传》-使牧羝。 、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郴州荛牧儿。 、
【组词】
牧所、 牧苑、 牧子、 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