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4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48:56
冬储:字面意思是指在冬季进行的储存活动,通常指的是为了应对冬季可能出现的物资短缺或价格波动,提前储备一定量的生活必需品或生产资料。在农业社会,冬储可能包括粮食、蔬菜、燃料等。
冬储一词源于农业社会的实际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工业和商业领域。在现代社会,冬储的概念可能更多地与供应链管理和风险预防相关。
在**,冬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紧密相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冬储的概念逐渐淡化,但在某些地区和行业,如农业和能源行业,冬储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管理策略。
冬储给人一种准备和预防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勤劳和节俭的美德。在情感上,冬储可能唤起人们对过去简单生活的怀念,或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在个人生活中,冬储可能体现在家庭为冬季准备的取暖物资或食物储备上。例如,一些家庭会在秋季购买大量的白菜、土豆等易于储存的蔬菜,以备冬季食用。
在诗歌中,冬储可以被用来象征准备和希望:
秋风送爽,金黄的麦田里, 农民们忙碌着,冬储的希望。 一袋袋粮食,一捆捆柴火, 温暖了冬日,点亮了心房。
冬储可能让人联想到仓库中堆满的物资,或是农民在田间劳作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有风吹过麦田的声音,或是人们在仓库中搬运物资的响动。
在不同文化中,冬储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北欧国家,由于冬季漫长且寒冷,冬储可能更加注重能源和食物的储备。而在热带地区,冬储的概念可能不那么明显。
冬储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策略,也体现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冬储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词汇的丰富性和实用性。
1.
【冬】
(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引证】
《说文》-冬,四时尽也。 、 《诗·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 《诗·陈风·宛丘》-无冬无夏。 、 《后汉书·张纯传》-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
【组词】
冬暖夏凉;冬酿、 冬温、 冬计
2.
【储】
(形声。从人,诸声。本义:积蓄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储,偫也。 、 《一切经音义》-储,贮也。储亦备也,谓蓄物以为备曰储也。 、 曹子建诗?-小人德无储。 、 王元长《曲水诗序》-盈衍储邸。 、 《韩非子·十过》-府无储钱,库无甲兵。 、 《汉书·何并传》-储兵马以待之。 、 《盐铁论·力耕》-丰年岁登,则储积以备乏绝。
【组词】
储粮备荒;冬储白菜;储邸、 储峙、 储款、 储书、 储敛、 储才、 储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