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1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5:44
“擢颖”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擢”和“颖”。其中,“擢”意为提拔、选拔,而“颖”则指尖端、才能出众。因此,“擢颖”字面意思是指选拔出才能出众的人或事物。
在文学作品中,“擢颖”常用来形容选拔出杰出的人才,如“擢颖之士”。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等,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来描述选拔优秀人才的过程。
同义词中,“选拔”和“提拔”更侧重于过程,而“挑选”和“甄选”则更侧重于结果。反义词则与“擢颖”形成鲜明对比,表示不选择或放弃。
“擢”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拔起、提拔。“颖”字则源于古代对尖端、锋利的描述,后引申为才能出众。两个字结合形成“擢颖”,强调选拔出杰出人才的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选拔人才一直是一个重要议题。“擢颖”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和选拔机制的公正性。在现代社会,这一词汇也常用于强调人才选拔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擢颖”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联想到公正、公平和才能的认可。它激发人们对才能和努力的尊重,以及对选拔机制的信任。
在教育领域工作时,我曾参与过“擢颖计划”,旨在选拔和培养有潜力的学生。这个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擢颖”在实际操作中的重要性和挑战。
在诗歌中,可以将“擢颖”融入描述选拔过程的诗句,如: “擢颖之光,照亮前行的路, 选拔之声,回荡在希望的田野。”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智者在众多候选人中挑选出最杰出的一位,周围的人群投以赞赏的目光。音乐上,可以选择一首庄严而激励人心的乐曲,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来增强“擢颖”的氛围。
在英语中,“擢颖”可以对应为“spotlight”或“identify talent”。虽然这些词汇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都强调了发现和选拔杰出人才的意义。
“擢颖”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积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也反映了选拔机制的公正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擢颖”有助于提升对人才选拔过程的认识和尊重。
1.
【擢】
(形声。从手,翟(dí)声。本义:抽引,拉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擢,引也。 、 《方言二》-擢,拔也。 、 《小尔雅》-拔根曰擢。 、 《史记·范雎列传》-擢贾之发,以赎贾之罪,尚未足。 、 枚乘《上书谏吴王》-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 、 《韩非子·奸劫弑臣》-卓齿之用齐也,擢湣王之筋,悬之庙梁。 、 宋·苏轼《惠州李氏潜珍阁铭》-蔚鹅城之南麓,擢仙李之芳根。 、 汉·王符《潜夫论》-车上御驰马,蓬中擢舟船。 、 明·刘基《如梦令·题画》-风起,风起,擢入白擢花里。
【组词】
擢筋剥肤、 擢发
2.
【颖】
(形声。从禾,顷声。从禾与农作物有关。本义:谷穗。亦称“颖片”。指禾本科植物小穗基部的二枚苞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颖,禾末也。从禾,顷声。谓贯于穗及近于穗之芒秒。 、 《小尔雅》-禾穗谓之颖。 、 《书·归禾序》-异亩同颖。 、 《诗·大雅·生民》-实颖实贾。 、 应贞《晋武帝华林园林》-嘉禾重颖。
【组词】
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