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6:53
并列: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在同一层次上并排存在或同等重要,没有主次之分。在语法中,并列结构是指两个或多个同等重要的词、短语或句子并排使用,通常通过连词(如“和”、“或”、“但”等)连接。
“并列”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用于军事术语,指军队并排排列。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用于描述任何并排或同等重要的事物。
在中国文化中,并列常用于强调平衡和对称,如在传统建筑和艺术中,对称布局被视为和谐的象征。
并列给人以平衡、和谐的感觉,常用于表达事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思维上,并列有助于全面考虑问题,避免偏颇。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用并列结构来列举购物清单或计划活动,如“我需要买牛奶、面包和鸡蛋”。
诗歌: 山川并列,河流交织, 森林与草原,共绘大地。
故事: 在那个小镇上,图书馆、公园和咖啡馆并列而立,成为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视觉:想象一幅画,画中有山、河、森林并列,呈现出自然的和谐。 听觉:想象一首交响乐,不同乐器的声音并列,共同构成和谐的旋律。
在英语中,“parallel”和“juxtapose”等词汇与“并列”有相似的含义,但“parallel”更强调平行,而“juxtapose”则强调并置对比。
“并列”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词汇,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它不仅在语法结构中起到关键作用,也在文化和思维中扮演着平衡和谐的角色。理解和运用“并列”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1.
【并】
(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並,併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並。 、 《仪礼·乡射礼》-並行。 、 《礼记·儒行》-並立则乐。 、 《荀子·儒效》-俄而並乎尧舜。 、 《礼记·玉藻》-並纽约用组。 、 《诗·齐风·还》-並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 《文心雕龙·附会》-並驾齐驱,而一毂统辐。 、 《韩非子·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
【组词】
并列;并肩作战;并介、 并夹、 并封、 并心
2.
【列】
(形声。从刀,本义:割,分)。
“裂”的古字。分割;分解。
【引证】
《说文》-列,分解也。 、 《荀子》-古者列地建国。 、 《管子·五辅》。注:“决之也。”-大袂列。 、 《荀子·哀公》。?-两骖列两服入厩。
【组词】
列断、 列地、 列缺、 列土分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