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7:49
制造:指通过一系列工艺过程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成品的活动。这个过程可以涉及物理或化学变化,通常在工业或手工艺领域中进行。
“制造”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手工制作物品。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其含义扩展到***的工业生产。
在现代社会,“制造”与技术创新、工业发展紧密相关,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制造”常让人联想到精密、效率和创新,也可能引发对环境影响和劳动条件的关注。
在大学期间,我参与了一个项目,旨在制造一种新型环保材料,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制造过程中的挑战与乐趣。
在诗歌中,可以将“制造”比喻为创造生命的过程:
在寂静的工坊里, 他用双手制造梦想, 每一粒尘埃, 都是星辰的种子。
想象一个繁忙的工厂,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地操作着设备,这些声音和画面都能让人联想到“制造”的场景。
在英语中,“制造”对应的是“manufacture”,在德语中是“herstellen”,这些词汇都强调了通过工艺和技术手段创造物品的过程。
“制造”是一个多面性的词汇,不仅涉及物质产品的生产,还与创新、技术和文化紧密相连。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制造”这个词帮助我更好地把握工业和社会发展的脉络。
1.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
2.
【造】
(形声。从辵(chuò),告声。本义:到;往某地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造,就也。 、 《书·盘庚》-咸造勿亵在王庭。 、 《周礼·司门》-凡四方之宾 客造焉。 、 《仪礼·士丧礼》-造于西阶下。 、 《战国策·宋策》-而造大国之城下。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造饮辄尽。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明日造朝。 、 宋·沈括《梦溪笔谈》-造玉清宫。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造左公第。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组词】
造劫历世、 造历幻缘、 造适、 造胜、 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