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1:03
词汇“仗正”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方言性质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我将基于可能的含义进行分析。
“仗正”可能指的是在某种情况下坚持正义或正直的行为。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仗”即依靠、支持,“正”即正义、正确。
由于“仗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压力时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正义。在口语中,如果存在使用,可能是某些地区的方言表达。
由于“仗正”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它可能是由“仗”和“正”两个字组合而成,表达一种坚持正义的态度。
在传统文化中,坚持正义和正直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仗正”这样的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其表达的含义在文化中是有深厚基础的。
提到“仗正”,可能会联想到那些在困难时刻依然坚持原则和正义的人物,给人以正直、勇敢的情感反应。
由于“仗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仗正”来表达一种坚持和勇气: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
他仗正不屈,
如同灯塔指引着迷航的船只。
提到“仗正”,可能会联想到一些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他们在面对不公和困难时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这样的形象给人以视觉上的坚定和听觉上的鼓舞。
由于“仗正”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仗正”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所表达的坚持正义和正直的含义在任何语言和文化中都是重要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坚定的态度和价值观。
1.
【仗】
(形声。从人,丈声。本义:执,拿着)。
同本义。
【引证】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仗剑从之。 、 《史记·刺客列传》-独行仗剑至韩。
【组词】
仗斧、 仗节、 仗策
2.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