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7:33
词汇“夫粟”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缺乏具体的历史文献或现代使用案例,我们将从可能的角度进行分析。
“夫粟”字面意思可能是指“丈夫的粮食”或“男人的粮食”。在古代,粮食是维持生计的重要物资,因此“夫粟”可能指的是家庭中男性成员赖以生存的食物。
由于“夫粟”不是一个常见的现代词汇,它可能在古代文献或特定历史语境中出现。例如,在描述古代家庭分工或社会经济状况的文献中,可能会提到“夫粟”来强调男性在家庭经济中的角色。
由于“夫粟”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以下示例句子可能需要创造性的解释:
同义词可能包括“男粮”、“家粮”等,这些词汇都可能指代家庭中男性成员的食物或生计所需。反义词可能不太适用,因为“夫粟”不是一个常见的对比词汇。
“夫”在古代汉语中可以指代成年男性,“粟”则是指小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因此,“夫粟”可能是指男性所依赖的粮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已经不再常用,或者在特定领域中保留其意义。
在古代社会,粮食生产是男性主要承担的责任,因此“夫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男性角色的期待和分工。
对于现代人来说,“夫粟”可能引发对古代生活、家庭分工和农业社会的联想,带来一种历史感和文化沉淀的情感。
由于“夫粟”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学习古代汉语或研究古代社会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历史文献。
在创作中,可以将“夫粟”用于描述古代场景,如:“在那遥远的村庄,夫粟的香气弥漫在每个清晨,预示着一天的劳作即将开始。”
结合古代农耕社会的图片或视频,可以更好地理解“夫粟”的含义,如看到男性在田间劳作,听到风吹过稻田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指代不同的社会角色和分工,例如在其他农业社会中,可能也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男性在粮食生产中的角色。
“夫粟”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学习和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汉语和社会结构。虽然它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学习和研究古代文献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是必要的。通过对“夫粟”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1.
【夫】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引证】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引证】
《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2.
【粟】
(会意,象草木果实下垂的样子。后隶变为“西”。本义:粟子,谷子)。
同本义 今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一种粗糙、抗旱、但不耐霜冻的一年生禾草(Setaria italica),具有粗而重的长穗状花序,可作谷物、干草和饲料。
【引证】
《说文》-粟,嘉谷实也。 、 《旧唐书·食货志下》-其粟麦粳稻之属各依土地,贮之州县。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输不必金,出粟、菽、帛、布及它物者听。
【组词】
粟入、 粟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