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4:39
四腮鲈是一种鱼类,属于鲈形目鲈科,学名为“Lateolabrax japonicus”,俗称“日本鲈”或“花鲈”。它在**、日本和韩国的海域中广泛分布。四腮鲈的特点是体侧扁,背部呈青绿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黑色斑点,且具有四个鳃孔,因此得名。
在文学作品中,四腮鲈常被用来象征海洋的丰富和自然的美丽。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简单地提及作为一种常见的海鲜。在专业领域,如渔业和海洋生物学,四腮鲈的研究涉及其生态*性、繁殖行为和资源管理。
同义词:花鲈、日本鲈 反义词:由于四腮鲈是一个特定的物种名称,没有直接的反义词,但可以与其他鱼类进行对比,如淡水鱼类。
四腮鲈的名称来源于其生物学特征,即四个鳃孔。在汉语中,“四”表示数量,“腮”指鱼类的呼吸器官,“鲈”则是指一类鱼。这个名称直接反映了其形态特征。
在**和日本,四腮鲈是一种受欢迎的食用鱼,常用于各种烹饪方法,如清蒸、红烧和烤制。它也是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腮鲈给人以海洋的联想,代表着海洋的丰富和生命的活力。它也可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美景和海鲜美味的向往。
在海边度假时,我曾品尝过新鲜捕捞的四腮鲈,那鲜美的味道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四腮鲈可以被描绘为海洋的使者,传递着海洋的秘密和生命的韵律。
想象一幅画面:夕阳下,渔船归来,船上满载着闪着银光的四腮鲈,海风中似乎能听到渔民的欢笑声。
在日语中,四腮鲈被称为“ハマチ”(Hamachi),在韩国被称为“참조기”(Chamchogi),这些名称反映了其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受欢迎程度。
四腮鲈不仅是一个生物学名词,也是文化和美食的象征。通过对四腮鲈的学,我更加欣赏自然界的多样性和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和生态意义。
1.
【四】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四,阴数也。四分之。 、 《玉篇》-阴数次三也。 、 《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路下四亚之。 、 《书·尧典》-光被四表。 、 、 《诗·鄘风·干旄》-良马四之 、 刘邦《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引证】
《宋史·乐志十七》-大吕、大簇用四字。
2.
【腮】
颊 。亦称“腮巴”、“腮巴子”、“腮斗”、“腮颊”、“腮帮”、“腮帮子”。
【引证】
萧统《十二月启》-莲花泛水,艳如越女之腮。
【组词】
腮庞、 腮斗儿
水生动物的呼吸器官。
【引证】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裴初不信,乃鲙鲤鱼无腮者,令左右食之。
3.
【鲈】
鱼名。鲈鱼 。体侧扁,嘴大,鳞细,背灰绿色,腹面白色
【组词】
鲈鱼脍、 鲈豸、 鲈乡、 鲈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