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4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48:15
四肢:指人体的两条上肢和两条下肢,即手臂和腿。在生物学中,四肢也指某些动物的前肢和后肢。
“四肢”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字面意思即“四条肢”。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周礼》中提到“四肢百体”。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许多文化中,四肢的健全被视为健康和活力的象征。在某些**或哲学体系中,四肢也与人的行动能力和自由意志相关联。
提到“四肢”,可能会联想到健康、活力、**等积极情感。同时,也可能引发对残疾或受伤的同情和关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讨论如何保护四肢,避免受伤,或者如何通过锻炼增强四肢的力量和灵活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四肢舞动,如风中柳枝,轻盈而自由。”
看到“四肢”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员在赛场上的矫健身影,或是婴儿第一次尝试爬行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时的呼吸声或欢呼声。
在不同语言中,“四肢”的表达方式各异,但其基本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为“limbs”,法语中为“membres”。
“四肢”是描述人体基本结构的重要词汇,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了解其基本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丰富语言表达。
1.
【四】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四,阴数也。四分之。 、 《玉篇》-阴数次三也。 、 《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路下四亚之。 、 《书·尧典》-光被四表。 、 、 《诗·鄘风·干旄》-良马四之 、 刘邦《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引证】
《宋史·乐志十七》-大吕、大簇用四字。
2.
【肢】
(形声。从肉,支声。本义:人的手足与鸟兽翼足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商君书》-劳其四肢,伤其五脏。 、 《管子》-四肢六道,身之体也。
【组词】
肢节、 肢骸、 上肢;下肢;假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