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8:1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8:14:46
司管 这个词通常指的是负责管理或掌管某项事务或职责的机构或个人。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掌管”或“管理”。
在不同的语境中,“司管”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司管”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司”和“管”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司”常用来指代官职或机构,“管”则有管理、掌管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语境中。
在**文化中,“司管”常常与官方机构或权威角色联系在一起,强调其管理职责和权威性。在社会管理中,这个词也常用来指代政府或企业的管理部门。
对于我来说,“司管”这个词带有一种正式和权威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严肃的工作环境和责任重大的职位。
在我的工作中,我曾遇到过一个项目需要与公司的技术司管部门合作,他们的专业知识和高效管理对项目的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司管”:
星辰司管夜的宁静, 月光洒下银色的梦。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个严肃的办公室,墙上挂着各种规章制度,一个穿着正式的人正在认真地处理文件。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键盘敲击声和文件翻阅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anagement”或“administration”,它们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也有各自的具体含义和用法。
通过对“司管”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含义。这个词在表达管理职责和权威性方面非常有效,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1.
【司】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个人用口发布命令,有统治、管理义。从反后,意思说,与帝王“后”相对为“司”,即有司。本义:职掌,主管)。
同本义(含负责掌握、处理之意)。
【引证】
《说文》-司,臣司事于外者。 、 《广雅》-司,臣也。 、 《小尔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司,主也。 、 《周礼·师氏》-司王朝。 、 《广雅》-司,主也。 、 《礼记·曲礼》。疏:“凡言司者,总其领也。”-曰司徒。 、 《韩非子·三守》-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 、 《韩非子·扬权》-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 、 宋·苏轼《教战守》-役民之司盗者,授之以击刺之术。
【组词】
各司其事;司籍、 司掌、 司方、 司铎、 司衡、 司勋、 司卫
2.
【管】
(形声。从竹,官声。本义:一种类似于笛的管乐器。后泛指管乐器)。
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有六孔,长一尺。后泛指管乐器。
【引证】
《说文》-管,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 、 《诗·周颂·有瞽》-箫管备举。 、 《淮南子·原道》。注:“管,箫也。”-建钟鼓,列管弦。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孟子·梁惠王下》-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
【组词】
管色、 管儿、 管弦、 管说、 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