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7:43
洗手奉职: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洗手后去履行职责,比喻廉洁无私,尽职尽责。它强调的是在执行公务或职责时的清廉和敬业。
在文学作品中,洗手奉职常用来形容官员或公务员的廉洁自律,如“他上任后洗手奉职,深受百姓爱戴。”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政治等,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来评价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
同义词:廉洁奉公、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反义词:贪污腐败、徇私舞弊、玩忽职守
洗手奉职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当时的官员在执行公务前会洗手以示清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来形容任何职业中的廉洁和敬业精神。
在文化中,廉洁是公职人员的重要品质。洗手奉职**这个成语体现了社会对公职人员的期望,即他们在履行职责时应保持清廉,不受私利影响。
这个成语给人以正面、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诚实、正直和责任感。它鼓励人们在任何职业中都应保持高尚的道德标准。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一位领导,他总是以洗手奉职的态度对待工作,这种榜样行为深深影响了我,让我明白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他洗手奉职,心如明镜,不染尘埃。”
想象一位官员在清晨的阳光下洗手,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这个画面传达出清新和正直的感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lean hands”或“integrity in office”,都强调了公职人员的廉洁和正直。
洗手奉职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表达,它代表了一种职业精神和道德标准。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清廉和敬业,这对于个人和职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建中四年,侍郎赵赞为度支使,荐公为监察御史,主馈给渭桥以东军,洗手奉职,不以一钱假人。
1.
【洗】
洗脚。
【引证】
《说文》-洗,洒足也。
姓。同“冼”。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3.
【奉】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同: 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奉,承也。 、 《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 、 《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组词】
奉书;奉地图;奉手
4.
【职】
(形声。从耳,只(戠zhí)声。“职”是“记”的意思。段玉裁:“凡言职者,谓其善听也。”故从耳。本义:识;记。职为识之本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职,记微也。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