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9:03
地志(dì zh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地理的记录”或“地理的描述”。它通常指的是对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详细记录和描述。地志可以是官方编纂的,也可以是个人或学术机构编写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对该地区的全面了解。
地志一词源于古代对地理知识的记录和整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志的内容和形式都有所发展,从最初的地理描述扩展到包括历史、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信息。
在**,地方志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不仅是研究地方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也是地方政府进行规划和决策的参考。
地志可能让人联想到对一个地方的深入了解和探索,带来一种对未知的好奇和对历史的敬畏。
在旅行中,我常常会查阅目的地的地志,以便更好地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
在诗歌中,地志可以被用来描绘一个地方的灵魂:
山川河流,岁月痕迹, 地志一卷,诉说千年。
地志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书卷、地图和探险家的足迹,带来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探索的激情。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gazetteer”或“atlas”,它们也用于描述地理信息,但在内容和形式上可能有所不同。
地志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不仅提供了地理信息,还承载了文化和历史的重量。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地志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世界。
1.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2.
【志】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志,意也。 、 《国语·晋语》-志,德义之府也。 、 《孟子》-夫志,气之帅也。 、 《毛诗序》-在心为志。 、 《春秋·说题辞》-思虑为志。 、 《荀子·解蔽》-志者,臧也。 、 《鬼谷子·阴府》-志者,欲之使也。 、 《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 《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 、 《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后汉书·班超传》-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唐·韩愈《县斋有怀》-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
【组词】
志志诚诚、 志局、 志干、 志意、 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 志虑、 志抱、 志尚、 志况、 志好、 志略、 志局、 志介、 志高气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