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3:49
〈书〉鄙俗; 过分吝啬。
1.
【鄙】
(形声。从邑,啚(bǐ)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鄙,五酂为鄙。 、 《周礼·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 、 《周礼·宰夫》。注:“五百家为鄙。”-县都之治。 、 《周礼·太宰》。注:“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以八卿治都鄙。 、 《吕氏春秋》。高诱注:“鄙,五百家也。”-命司徒,循行县鄙。
2.
【吝】
(形声。从口,文声。本义:顾惜,舍不得)。
同本义(爱惜过分,当耗费的舍不得耗费,该使用的舍不得使用)。
【引证】
《说文》。字亦作恡,作悋。-吝,恨惜也。 、 《方言十》-凡贪而不施或谓之悋。悋,恨也。 、 《易·蒙》-以往吝。 、 《易·说卦》-坤为吝啬。 、 《易·系辞》-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 《论语》。皇疏:“难惜之也。”-出纳之吝。 、 《孔子家语·致思》。注:“啬甚也。”-商甚恡于财。 、 《书·仲虺之诰》-改过不吝。 、 袁枚《黄生借书说》-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 《论语·尧曰》-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 马中锡《中山狼传》-又何吝一躯以啖我而全微命乎?
【组词】
吝色、 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