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6:51
“燕钗”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形状像燕子尾巴的发钗。燕钗通常用于古代女性的发饰,因其形状优雅,常被用来象征女性的美丽和温柔。
在文学作品中,燕钗常被用来描绘女性的形象,尤其是那些温柔、婉约的女子。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古装剧或传统文化的讨论中会偶尔出现。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文物研究中,燕钗可能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出现。
燕钗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燕”(一种鸟类,常用来象征美好)和“钗”(古代女性用的发饰)组成。在历史演变中,燕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直承载着对女性美的赞美和象征。
在**传统文化中,燕钗常与女性的美德和身份联系在一起。在古代,燕钗的使用可能还与社会地位和婚姻状况有关。
燕钗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优雅和古典美。它让我联想到古代诗词中描绘的女子形象,以及那种含蓄而深沉的美。
在我的生活中,燕钗更多是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或观看古装剧时遇到。它让我对古代女性的生活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燕钗:
春风拂面,燕钗轻摇,
古巷深处,谁家女子笑?
燕钗的视觉联想是优雅的古代女性形象,可能伴随着古典音乐的旋律,如古筝或琵琶的音色。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燕钗”的词汇,但类似的装饰品,如欧洲中世纪的珠宝发饰,也有类似的象征意义。
燕钗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古代文化的审美和象征意义,也让我对古代女性的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文化知识和表达能力。
1.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2.
【钗】
(形声。从金,叉声。本义: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形似叉,用金、玉、铜等制作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徐铉曰:“本只作叉,此字后人所加。”-钗,笄属。 、 唐·白居易《长恨歌》-钿合金钗寄将去。
【组词】
钗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