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0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01:10
燕雀之见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燕子和麻雀的见解。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见识短浅,没有远见。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眼光狭窄、缺乏大局观的人。
燕雀之见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燕雀处堂,不知大厦之将焚也。”原意是指燕雀虽然安居于堂上,却不知道大厦即将被焚毁,比喻人只顾眼前安逸,不考虑未来的危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形容人见识短浅。
在**传统文化中,燕雀之见常被用来教育人们要有远见,不要只满足于眼前的安逸和利益。这种观念在儒家思想中尤为重要,强调个人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和长远规划。
这个成语常常带有一种批评和警示的情感色彩,提醒人们不要因为短视而忽视了更重要的长远利益。它也让人联想到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未来风险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只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规划的决策,这些情况让我深刻体会到燕雀之见的负面影响。例如,一些企业为了短期利润而牺牲产品质量或环境,最终导致长期的品牌损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燕雀虽小,其志短矣,
不识大厦将倾,安于一隅。
远见者,如鹰击长空,
洞察风云,预见未来。
视觉上,燕雀之见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燕雀在安逸的屋檐下欢快地飞翔,而远处的大厦正逐渐崩塌。听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种警示的声音,提醒人们注意潜在的危险。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an't see the forest for the trees”,意思是只看到局部而忽视了整体。这个表达也强调了缺乏远见和全局观。
燕雀之见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短视行为的危害,提醒我们在决策时要考虑长远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短视行为的批评,并鼓励我们培养长远的眼光。
[翁]乃欲为鸿飞之冥冥,于人世已不复置其一喙,而吾犹呶呶焉为之悲怜其遇,其犹燕雀之见也夫!
1.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2.
【雀】
[方言]用于“家雀儿”(jiāqiǎor)、“雀盲眼”(qiǎomángyǎn)。
【组词】
雀盲眼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见】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引证】
《广雅》-见,示也。 、 《易·乾》。注:“出潜离隐,故曰见。”-见龙在田。 、 《汉书·韩信传》-情见力屈。 、 《战国策·燕策》-图穷而匕首见。 、 《孟子·梁惠王上》-见于王。 、 《论语·季氏》-见于孔子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其末立见。 、 《三国演义》-有虹见于玉堂。 、 吴均《与朱元思书》-有时见日。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组词】
见影、 见得
介绍,推荐。
【引证】
《论语·微子》-见其二子焉(让他两个儿子出见子路。见通“现”,使……现。焉,于之,向子路)。 、 《墨子·公输》-见我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