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0:45
“燕都”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古代燕国的都城。燕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其都城历史上曾有多个,如蓟(今北京附近)等。因此,“燕都”在现代语境中常用来指代北京,尤其是在文学和历史文献中。
“燕都”一词源于古代对燕国都城的称呼。随着历史的演变,燕国的都城位置和名称有所变化,但“燕都”这一词汇保留下来,并在现代主要用来指代北京。
在文化中,“燕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是北京的一个别称,也是古代文明和历史的重要象征。在社会背景中,“燕都”常被用来强调北京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底蕴。
“燕都”一词常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深邃感,给人以庄严、古朴的联想。它让人想到古代的宫殿、城墙和历史**,激发人们对过去的想象和探索。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历史讲座中听到“燕都”一词,它让我对北京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兴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燕都”:
燕都古韵长,
风华绝代藏。
城墙映日月,
历史话沧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燕都城墙和宫殿的画作,展现出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底蕴。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筝或古琴的音乐,营造出一种古朴、悠远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类似“燕都”这样的词汇可能没有直接对应词,但可以通过描述古代都城的方式来表达相似的概念。
通过对“燕都”一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北京的一个别称,也是*古代文明和历史的重要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燕都”一词可以增强表达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1.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2.
【都】
(形声。从邑,者声。从“邑”,表示与城市有关。本义:建有宗庙的城邑)。
同本义 ,周时各国把国都叫国,把有宗庙或先君神主的城叫都,没有的叫邑。
【引证】
《说文》-都,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 、 《周礼》-距闰王百里为都。 、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 、 《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 《荀子·富国》-田畴秽,都邑露。
【组词】
都鄙、 都家、 都亭、 都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