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5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57:14
“养身”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通过各种方式来维护和增强身体健康。它强调的是对身体健康的保养和调理,通常涉及饮食、*、休息和其他生活惯的调整。
在文学中,“养身”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追求健康和长寿的生活方式,如《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养生之道。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要注意养身”来提醒他人关注健康。在专业领域,如中医学,“养身”可能涉及具体的调理方法和食疗建议。
同义词中,“养生”更侧重于整体的养生之道,“保健”更侧重于预防疾病,“健身”更侧重于通过**来增强体质。反义词则表示对身体有害的行为或状态。
“养身”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概念在**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丰富,涵盖了更多的健康维护方法和理念。
在**文化中,“养身”与中医养生理念紧密相关,强调阴阳平衡、五行调和等概念。在现代社会,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养身”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各种养生方法和产品层出不穷。
“养身”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健康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清新的空气、健康的饮食和规律的生活。它鼓励人们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听到家人和朋友谈论如何养身,比如推荐某种健康食谱或建议进行某种**。这些讨论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养身”:
清晨的阳光洒满窗台,
我在这宁静中养身,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心中充满了对健康的渴望。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清晨的公园里慢跑,周围是绿树和鸟鸣,这幅画面让人联想到“养身”的积极形象。音乐方面,轻柔的钢琴曲或自然声音(如鸟鸣、流水声)可以与“养身”的氛围相呼应。
在英语中,“养身”可以对应为“health maintenance”或“wellnes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概念相似,都是指维护和增强身体健康。
通过对“养身”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这个词不仅涉及具体的健康行为,还承载着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观念。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词汇的多维理解和灵活运用。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