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1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5:11
“养象所”字面意思是指专门用来饲养大象的场所。基本含义是一个专门用于大象饲养、管理和研究的机构或设施。
在文学中,“养象所”可能被用来象征权力、财富或异国情调。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动物园管理、野生动物保护等,它可能是一个常见的术语。
“养象所”这个词源自中文,由“养”和“象所”组成。在古代,养象所通常与皇室或贵族有关,用于展示权力和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扩展到包括任何专门用于大象饲养的机构。
在亚洲一些国家,如泰国和印度,大象被视为神圣的动物,养象所不仅是一个饲养场所,也是一个文化象征。在这些国家,养象所可能与**仪式和传统节日有关。
“养象所”可能让人联想到异国情调、神秘和宏伟。它也可能引发对动物福利和保护的思考。
在我的旅行经历中,我曾参观过一个养象所,那里的工作人员非常专业,对大象的照顾无微不至。这次经历让我对大象的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养象所”:
在那遥远的国度, 养象所里, 巨兽悠然漫步, 时光静好。
想象一下,一个宽敞的养象所,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在地板上,大象的脚步声和低沉的鸣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lephant sanctuary”或“elephantarium”,它们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指向一个专门用于大象的场所。
“养象所”是一个特定且富有文化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指代一个物理空间,还承载着对大象保护和文化的思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化和语言的细微差别。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象】
(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象科的,特别是象属(Elephas)和非洲象属(Loxodonta)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引证】
《说文》-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 、 《山海经·南山经》-祷过之山多象。 、 《汉书·司马相如传》-穷奇象犀。 、 《汉书·张骞传》-其民乘象以战。 、 《诗·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
【组词】
象口、 象王
3.
【所】
(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hǔ)本义:伐木声)。
“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引证】
《诗·商颂·殷武》-有截其所。 、 《荀子·王霸》-不可不为择所而后错之。 、 《吕氏春秋·达郁》-必于无人之所。 、 《吕氏春秋·谨听》-僻远悠闲之所。 、 《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 、 《聊斋志异·促织》-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 清·袁枚《祭妹文》-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余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组词】
哨所;寓所;诊所;交易所;看守所;托儿所;招待所; 收容所;诊疗所;观察所;指挥所;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