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5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53:07
正经 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主要含义:
“正经”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来形容书籍的正统和权威,后来逐渐扩展到形容人的行为和态度。在现代汉语中,其含义进一步丰富,既保留了原有的严肃性,也增加了对诚实和正直的强调。
在**传统文化中,“正经”与儒家思想中的“正直”和“严肃”紧密相关,强调个人品德和社会行为的规范性。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仍然被广泛用于评价个人和集体的行为标准。
“正经”这个词给人以稳重、可靠的印象,常用于正面评价。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传统、保守的一面,有时在轻松的语境中带有调侃的意味。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用“正经”来评价那些做事认真、不马虎的人,也会在和朋友开玩笑时用这个词来调侃对方是否真的认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正经的月光下,诗人笔耕不辍,字字珠玑,句句真情。”
视觉上,“正经”可能让人联想到整齐的文件、严肃的面孔;听觉上,可能联想到严肃的演讲或正式的会议。
在英语中,“serious”和“sincere”可以部分对应“正经”的含义,但“serious”更侧重于严肃性,而“sincere”更侧重于真诚。
“正经”这个词在中文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不仅用于描述行为的严肃性,也用于评价人的品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正经”可以有效地传达出对事物的认真态度和对人的正面评价。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经】
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引证】
《韩非子》-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 、 《中国歌谣资料》-叔叔伯伯来经布,廿五个筒子满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