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6:51
对流(Convection)是指流体(液体或气体)内部由于温度差异导致密度变化,从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较热的部分上升,较冷的部分下降,形成循环流动。
对流一词源自拉丁语“convectio”,意为“一起带来”。在科学领域,这一概念自18世纪以来逐渐被详细研究和定义,特别是在热力学和流体力学中。
在现代社会,对流的概念广泛应用于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研究中。例如,对流在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中起着关键作用。
对流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循环和平衡,带来一种宁静和秩序感。同时,它也可能与不可预测的天气现象(如风暴)相关联,带来一定的紧张感。
在日常生活中,对流的应用无处不在,如使用对流微波炉烹饪食物,或是在设计房屋时考虑对流以优化室内温度分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如同热空气的对流,情感在人群中悄然传递,温暖了每一个相遇的瞬间。”
对流可以让人联想到热气腾腾的厨房,或是夏日午后微风中的树叶沙沙声。
在不同语言中,对流的概念基本一致,如英语中的“convection”,法语中的“convection”,德语中的“Konvektion”。
对流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物理现象,它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理解对流不仅有助于科学研究,也能提升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欣赏。
1.
【对】
(会意。从口,从“丵”(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对,答也。 、 《诗·大雅·桑柔》-听言则对。 、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 、 《孟子·梁惠王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 《仪礼·士冠礼》。注:“应也。”-冠者对。 、 《仪礼·曲礼》。注:“答问也。”-对曰:“非礼也敢辞。” 、 《三国演义》-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
【组词】
无言以对;对当、 对嘴、 对理、 对番、 对状、 对日
2.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