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14:4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14:45:26
消寒图:消寒图是一种传统的**绘画形式,通常在冬季绘制,用以象征性地驱除寒冷,迎接春天的到来。这种图画往往包含温暖的元素,如梅花、春燕等,寓意着寒冬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
消寒图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人画,特别是在宋代和明代,这种绘画形式非常流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寒图的样式和内容有所变化,但其核心的象征意义——驱寒迎春——始终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消寒图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还承载着人们对季节变化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在社会背景中,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感悟。
消寒图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暖和希望。它让人联想到冬日的宁静和春天的生机,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我的生活中,消寒图更多是在学*和研究传统文化时接触到的。它让我对的季节文化和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消寒图:
冬日寒风凛,画梅消寒图。
燕归春意近,心随花瓣舒。
消寒图的视觉联想通常是温暖的色彩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如梅花盛开、春燕归来。听觉联想可能是春风的轻拂和鸟儿的鸣叫。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主题可能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如西方的冬季风景画,虽然不特定于“消寒”,但也表达了季节的转换和生活的期待。
消寒图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一种艺术形式,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艺术传统。
1.
【消】
(形声。从水,肖声。本义:消除;消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消,尽也。 、 枚乘《七发》。注:“消,灭也。”-消息阴阳。 、 张衡《西京赋》。注:“消,散也。”-消雰埃于中宸。 、 《素问·皮部论》。注:“消,烁也。”-热多则筋弛骨消。 、 《孟子》-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 《三国志·魏志》-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 、 京剧《贵妃醉酒》-娘娘一肚子气没地方散去,借酒消愁。
【组词】
消索、 消炎、 消弭
2.
【寒】
(会意。金文外面是“宀”(mián),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寒,冻也。 、 《列子·汤问》注-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 、 《易·说卦》-乾为寒。 、 《左传·哀公十二年》-若不可寻也,亦可寒也。 、 《左传·昭公四年》-以享司寒。 、 《吕氏春秋·有始》-北方曰寒风。 、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庄子·德充符》-饥渴寒暑,是事之变。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寒光照铁衣。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凄神寒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
【组词】
寒肃、 寒悄、 寒衾、 寒噤
3.
【图】
(会意。从囗,从啚。囗(wéi),表示范围。啚(bǐ),“鄙”的本字,表示艰难。合起来表示规划一件事,需慎重考虑,相当不容易。本义:谋划,反复考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图,画计难也。 、 《诗·小雅·常棣》。传:“谋也。”-是究是图。 、 《仪礼·聘礼》-君与臣图事。 、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君不图与。 、 《战国策·秦策》-而天下可图也。
【组词】
试图、 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