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6:28
珠规玉矩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珍珠般的规则,玉石般的规矩”。它形容规则或规矩非常严格、完美,无可挑剔。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赞扬某种制度或行为准则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在文学作品中,珠规玉矩 常用来形容古代宫廷或贵族社会的严格礼仪和规矩。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任何需要严格遵守的规则或标准。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管理学,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强调规章制度的严谨性和权威性。
同义词:严丝合缝、一丝不苟、井井有条 反义词:松散无序、杂乱无章、马虎大意
珠规玉矩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珍珠和玉石的珍视。珍珠和玉石在古代被视为高贵和纯洁的象征,因此用它们来形容规则和规矩,强调其高标准和纯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严格遵守的场合。
在传统文化中,珠规玉矩** 体现了对秩序和规范的尊重。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礼仪和规矩的重视,这种重视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所体现,尤其是在强调纪律和规范的组织和机构中。
珠规玉矩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庄严仪式,以及现代社会中对规则的尊重和遵守。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秩序和规范的敬畏感。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需要遵守各种严格的规则和流程。珠规玉矩 这个词汇提醒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严格遵守规则,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珠规玉矩,绘就秩序之美,
每一笔,每一划,皆显规范之韵。
珠规玉矩 这个词汇让人联想到精美的珍珠和玉石,以及它们在古代宫廷中的使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宫廷仪式的画作,听觉上,可以想象古代宫廷音乐的庄严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tringent rules" 或 "strict protocols",但它们没有 珠规玉矩 那种文化和历史的深度。
珠规玉矩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规则的严格性,还蕴含了文化和历史的深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尊重和遵守规则,同时也让我意识到语言背后的丰富文化内涵。
1.
【珠】
(形声。从玉,朱声。本义:珍珠。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水精也,或生于蚌,阴精所凝。-珠,蚌之阴精。 、 《国语·楚语》-珠足以御火灾。 、 《尸子》-水方折者有玉,员折者有珠。 、 《淮南子·说山》-渊生珠而岸不枯。 、 《周礼·玉府》-珠盘玉敦。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大珠四枚。
2.
【规】
(会意。金文字形,从聿从周,当系以规画之意。本义:画圆的器具,今指圆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规,有法度也。从矢,从见,会意。 、 《孟子》-规矩方圆之至也。 、 《诗·沔水》序·笺-规者,正圆之器也。 、 《楚辞·离骚》-圆曰规,方曰矩。 、 《墨子·天志上》-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 、 《荀子·赋》-圆者中规,方者中矩。 、 《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组词】
规绳、 规旋、 规轮、 规轴
3.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4. 【矩】 ——见“规矩”(guī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