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1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14:43
词汇“[凯期]”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无法提供一个确切的基本定义。然而,我们可以尝试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分析这个词汇。
“凯期”由两个汉字组成:“凯”通常指胜利、成功,而“期”可以指一段时间或期望。结合起来,“凯期”可能指的是一个胜利或成功的时期,或者是对这样一个时期的期待。
由于“凯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个人的辉煌时期。在口语中,它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讨论中。
由于“凯期”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凯”和“期”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的语境或文学创作。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凯期”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繁荣时期,与历史上的“盛世”概念相似。
“凯期”可能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成功、繁荣和希望。
由于“凯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凯期”用作一个象征,代表一个美好的未来或一个梦想成真的时刻。
“凯期”可能让人联想到宏伟的建筑、欢庆的音乐和热闹的庆典,这些都是胜利和成功的象征。
由于“凯期”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尽管“凯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体现了人们对胜利和成功时期的向往。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和历史的深层含义。
1.
【凯】
(会意,从豈,从几。“几”象架子。字本作“豈”(qǐ),也作“愷”。从豆,(wèi)省声。本义:军队得胜所奏的乐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经传多以愷为之。亦作凱。-豈,还师振旅乐也。 、 《礼记·表记》-凯以强教之。即以豈胜豈乐为训。 、 左思《吴都赋》-汔可休而凯归。 、 《周礼·大司乐》。注:“献功之乐。”-则令奏恺乐。 、 《周礼·大司马》。注:“兵乐曰恺。”-恺乐献于社。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乐也。”-振旅恺以入于晋。 、 刘克庄《破阵曲》-六军张凯声如雷。
【组词】
凯入、 凯乐、 凯声、 凯期、 凯还
和乐;欢乐。
【引证】
嵇康《声无哀乐论》。又如:凯泽(和乐,欢乐);凯乐(和乐,欢乐)-故凯乐之情,见于金石。
2.
【期】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期,会也。 、 《易·归妹》-归妹愆期。 、 《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若旬虚期于月津。 、 《礼记·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旦而立期焉。 、 《史记·留侯世家》-与老人期,后何也? 、 《世说新语·方正》-与友期行。